新闻资讯
NEWS INFORMATION
椒宝宝速度获主流媒体点赞
来源: | 作者:椒宝宝 | 发布时间: 2020-03-09 | 143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借势发展 打造优势独具的特色经济

1213日上午,寒意渐浓。笔者走进四川奥龙集团旗下的顺宇铸造有限公司,只见各生产车间内热火朝天。

“这是今年我们为与重庆中冶建工集团合作开发的一条全新生产线,专门生产轧机轴承座。”奥龙集团董事长魏书林告诉笔者,公司研发生产推力轴承座、盖等110个产品,主要用于风电、石油钻井、舰船制造,受到重齿、中冶等大型机械制造企业的青睐。

3万元起家的小作坊,到如今西南地区集铸造材料、铸造技术研究,机械加工、电子产品生产和营销为一体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,四川奥龙集团上演了“丑小鸭”变“白天鹅”的美丽神话。这也是营山融渝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。

依托毗邻重庆的区位优势,抢抓川渝合作的重大机遇,营山借势发展,主动融入重庆产业体系,当好融渝发展排头兵,打造优势独具的特色经济。这是营山的出路所在,更是信心使然。

位于营山县城一环路边的营山国际工业港暨重庆配套产业园,从航拍镜头中可见,园区内一条条标美大道纵横交错、一栋栋标准化厂房整齐布阵,场面十分宏大。

从最初的面积不足100亩、入驻企业只有四五家的营山工业集中区,到如今面积5.5平方公里、入驻企业近百家的工业城,借势发展,借出了营山工业发展的新天地。五四机械、义丰亨零部件、顺宇铸造成为重庆庆龄、力帆、重齿等企业的长期合作伙伴,五四机械成为全国五大车厢制造企业之一。

实施追随战略、配套策略、借力方略,主动融入重庆产业体系,营山倾力打造优质农产品供给地、工业发展配套地、开放合作新高地。

以农产品主产区为主攻方向,深度融入重庆农产品市场,重点打造“新法朗”30村连片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区,加快推动温氏集团、恒阳集团打造集产、加、销一体化的环保生猪和黑山羊产业集群,鼓励支持天星粤康药业、新恒阳牛肉精深加工项目,加工包装一批具有营山特色的农产品,加快建设省级花椒产业特优区。永华食品、润丰食品进驻重庆永辉超市、新世纪百货,兴德红油、通宝牛肉、营山草药山黑山羊等名优产品得到成渝消费者认可。

以国际工业港暨重庆配套产业园为抓手,加快完善汽摩配产业园,进一步拓展完善食品加工、电子信息、现代物流产业园,加快提升承接成渝西、长三角、珠三角产业转移的能力。

以重庆市场需求为纽带,建立完善营渝合作长效机制,紧盯重庆大企业、大集团延链、补链、强链招商,进一步提升机械汽配市场占有率。

营山县工管委党委副书记颜宁介绍,近年来,营山国际工业港暨重庆配套产业园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8.7亿元。初步形成机械汽配产业园、电子信息产业园、食品加工产业园、现代物流产业园“四大园区”,已入驻规上工业企业55户。

开放合作 打造活力四射的开放经济

118日,“2019世界物联网大会”期间,四川·营山(北京)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。在当天的项目合作签约仪式上,共签约项目8个,涉及汽配、旅游、教育以及物联网等多个行业,签约资金19.6亿元。

“经济合作和外事局自挂牌以来,走南闯北成为常态,真正坐在办公室的时间屈指可数。”营山县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局长王建勋感叹道。

“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,输不起、等不及,也坐不住,稍慢半拍就有可能和客商失之交臂。”王建勋介绍说,营山积极开展“走出去”“请进来”的招引活动,全面出击、重点突围,在客商考察、选址等方面全方位陪同服务,以实际行动给予企业投资信心,成功对接洽谈项目的速度得以加快,从项目信息捕捉至正式签约的周期普遍压缩至15天内。

在营山椒宝宝花椒有限责任公司,笔者看到,新建的厂房宽敞明亮,生产设备先进、智能。据了解,椒宝宝花椒有限责任公司是营山县委、县政府今年从重庆引进的以青花椒深加工为主的食品加工企业。该项目316日开工,610日正式投产,仅用了80余天时间,刷新了营山国际工业港招引企业的建设速度。“得益于相关部门及园区的大力支持,让企业入驻第一年就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。”该公司总经理杨华忠说。


截至11月底,该县新签约浙江珠港梁成铜阀门智能化生产、上海箔锐新能源汽车真空泵生产、中皓新能源智慧综合体建设等项目24个,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20%;新开工四川康鑫达汽车制动系统总成及配件生产、广东恒诚中药材精深加工、北京四海芙蓉山生态田园新城建设等19个项目,完成年度考核目标任务的126.7%;新竣工四川协丰汽摩零部件加工制造项目、重庆丰源青花椒产业一体化发展、四川源耀阀门智能化生产等14个项目,完成年度考核目标任务的127.3%

今年,营山除积极参加省、市两级组织的部分专题招商活动外,成功举办了2019营山国际马拉松比赛、全国BMX自行车联赛、2019环四川(营山)国际自行车联赛,接下来还将高水平办好中国·南充·营山第三届黑山羊美食文化节。同时,全县大力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全面落实县级领导终身服务企业制度,全面推进企业办照0见面、最多跑一次、3天办结的“013”工程,让企业引得来、留得住、做得强,打造活力四射的开放经济,力争2023年经济总量达到300亿元。(南充日报 杨汉国 邓斐)